台北市東區商圈一片蕭條,金店面變成空店面,由於店租不斷上漲,商家不堪負荷,上演倒店潮,藝人羅霈穎甚至拜託台北市長柯文哲讓東區起死回生。目前台北市政府研議課徵「空置房屋稅」及提高稅率的可行性。
屹立東區,開了41年的江浙菜老店永福樓,不堪一個月300萬租金,今年2月24日吹熄燈號,高店租讓東區店面紛紛掛出招租布條,甚至租給短期出清賣場,羅霈穎甚至拜託市長柯文哲讓東區起死回生。
老東區人看了現在的狀況很心疼,曾經寸土寸金的東區沒落了,東區榮景不再因為高房租掀起倒店潮現在市府研議徵收空置房屋稅,台北市商業處表示,減少東區店面空置,針對不當拉抬房租的業者討論課徵「空置房屋稅」以及提高稅率的可行性。
課稅開第一槍,希望減少房東,寧可空店不租人也不願降房租的狀態,但是政府多收稅金對房東來說真的會願意降租金嗎?以及就算租金問題解決,商圈人潮能不能回來都是問號。
現今人類生活已經越來越方便,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,其實發展並沒有那迅速,生活也不是處處都便利,現在就工程塑膠連在超商如:7-11、全家、全聯,這些地方看到的瓶瓶罐罐、塑膠製品、加工塑膠、包裝、紙袋紙箱、鐵鋁罐、玻璃罐等等,這些東西的廣泛出現,都是因為工業時代的發展,能夠實現大量生產才有現在的便利性,當時工業革命以電力為代表,石油為主要能源,在這兩項重要的條件下,開啟了工業革命,主要以鋼鐵、鐵路、電力和化學性質的物品發展為主,當然也有其他的項目,例如:工程塑膠、工業機械、飛機機械、汽車的商業化、民生消費用品等等的大量生產,在這樣的條件下,出現許多重要的創新跟發明,帶領人類邁向更方便美好的生活,像是工程塑膠的出現更是可以應用在許多機械構造或是生活上。
【延伸閱讀】
◆ 搶救東區! 北市府研議課徵"空屋稅"
◆ 政府打房奏效?! 房仲掀倒店潮
◆ 國宅出租'佛心價" 28坪3房月租3千5
◆ 逢甲商圈黃金地段 神祕房東曝光
加入華塑膠加工視LINE好友